第十三章 一夜煎熬(第9/14页)
在任何年代,都是很讲究街区的。
一般官员有官员住的街区,像景川侯府,还不是寻常官员所在的街区,景川侯府在京城豪门的高档住宅区。景川侯府的邻居,也是一座侯府,襄永侯府。上朝的时间是固定的,襄永侯也是刚出门,正巧经过景川侯府门前,听到秦凤仪这响亮的一句。襄永侯不禁掀开车窗帘子望一眼,笑道:“秦公子这么早就过来了。”
说来,秦凤仪现在也是城中名人啊!
秦凤仪不过十六,声音又脆又响,笑道:“给老侯爷和世子请安了,我过来送岳父上朝。您俩正好做个伴,省得路上寂寞。”
襄永侯一笑,他上了年纪,是坐车的,隔着车窗打趣:“秦公子这样孝顺的女婿,满京城都是少的,景川侯有福了。”
“我岳父也这样说。”秦凤仪笑嘻嘻道,“老侯爷下回再有夸我的话,私下告诉我就成。不然,要让您家女婿听了,不得吃我醋啊。”
襄永侯大笑,景川侯也是无奈了,过去与襄永侯、襄永侯世子打过招呼,既是遇到,自然一道去上朝。
秦凤仪照旧在景川侯府泡了一天,吃过晚饭方回。
秦凤仪脸皮厚的,京城城墙都不如他。他这见天来,李镜自然高兴,李钊也没什么不高兴,秦凤仪心诚,真心,李钊方认为,秦凤仪没有辜负他妹妹的一番情意。李老夫人也挺喜欢秦凤仪,这么个漂亮孩子,每天过来陪她老人家说话玩耍,多好啊。便是如李锋、李二姑娘、李三姑娘,虽然觉着这位未来大姐夫与他们以往对人类的认知有些不同,但这既是大姐夫,自然不是外人。至于景川侯,秦凤仪过来李家,是景川侯点了头的,景川侯还没有再发布让秦凤仪滚出李家的命令,故而,秦凤仪过来,虽则景川侯时常皱眉,倒也没说什么。
真正受不了的是景川侯夫人和李钦,李钦不愧是他娘的亲儿子,连反对的理由也是母子连心,道:“难不成,以后真让我管这盐商小子叫姐夫?”
景川侯夫人也是受不住秦凤仪这成天长在这,道:“不成,我得再跟你爹提一提。”
景川侯夫人提起这秦凤仪总是一大早的来,吃过三餐才会走的事,道:“这叫什么事儿啊。要不,还是跟秦公子说说,别叫他总来了。他这成天来,几个女孩子都不好去老太太那里说话了。”
景川侯不愧是将家族爵位由寻常民爵升至世袭爵位的牛人,他的想法与认知,完全与景川侯夫人不同,道:“是啊,成天一大早的来,怪麻烦的,让他搬来府里住吧。”
景川侯夫人音调都变了:“侯爷难道同意这桩亲事?”
景川侯道:“我只说让他搬过来住,何时说同意亲事了。”
这件事景川侯是第二天早上与秦凤仪提的,秦凤仪喜不自胜,当下便把事情砸瓷实了:“那我今儿就搬!”
李老夫人笑:“这也好,省得阿凤总是每天跑来跑去的,太奔波。”“祖母,我不觉着奔波,只要每天能过来,我一整天都觉着高兴!做梦都能笑醒!
不过,能住过来自然更好了!这样,就离祖母和岳父更近了!”秦凤仪欢喜地笑出声来,他本就坐在景川侯身边,此时,更是凑近景川侯,满含深情与真诚地道,“岳父,你真好,我特别喜欢你。”
景川侯唇角抽了抽,正好侍女捧上早饭,秦凤仪正想再说些什么以表达他对岳父的喜爱与感激,景川侯却是生怕这小子再说出什么肉麻的话影响食欲,正色道:“吃饭,食不言。”
秦凤仪一肚子话就这么被憋了回去,憋得他早饭后送走上朝的岳父,又吩咐大管事回去搬到景川侯府的事后,那满肚子话,就都与李老夫人说了。然后,秦凤仪还即兴作了首长诗,他的诗是这样的:
第一次与你相见,隔着梦境与时间。
第二次与你相见,是在琼花树盛开的茶楼里面。第三次与你相见,也只是匆匆的那一眼。
第四次与你相见,我终于鼓起勇气上前。
总之,这首诗很长,秦凤仪直到吃午饭时,才只作到“第四十次与你相见”,据他说,就是每天写,也还得十几天才能写完。
秦凤仪这深情,不要说李老夫人,便是李家的丫鬟、婆子,都给感动得不得了。
秦凤仪火速搬到了景川侯府,说他急吧,他行事还透出些个讲究来。搬家搬得急,待收拾好了,秦凤仪就带着两个侍女,过来给李老夫人磕了头,毕竟,以后俩丫鬟或是到内宅来,不好不叫她们认一认人,过来行个礼。李老夫人见两个侍女皆十分貌美,笑道:“真是两个水灵丫头。”
秦凤仪笑道:“琼花姐姐是我院里的大丫鬟,自小就服侍我的。桃花姐姐是我娘身边的大丫鬟,这次来京城,我娘不放心,就把桃花姐姐也派给了我。她们俩可细心了,我这一路,多亏她们照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