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怨自艾(第8/13页)

不过要是遇到丈夫去外地长期考察,一去三个月或半年的情况,自然和温泉旅行不同,她也不会撒娇非得跟着去,只好独自留在家中,写书信给丈夫寄托思念,互相来往的书信之中,也藏了许多不便说的夫妻秘密。如此恩爱的夫妻,可惜至今为止都没有孩子,结婚也快十年了,一点怀孕的迹象都没有,求了几次送子娘娘庙也还是没实现。丈夫觉得很失落,曾经也表示要收养一个孩子,可是夫人挑来拣去没有中意的,一直拖了下来。

落叶上的晨霜日渐变厚,凛冽的寒冬即将到来。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,夫人将女佣们叫到温暖的房间,陪她聊天解闷。她们聊着故事里的人物,嬉笑戏谑,说得夫人高兴了,还会打赏东西。说起打赏,夫人从小就有这习惯,只要对她说好话,说她爱听的话,一冲动她就赏给人钱物,她父亲一直对此表示担忧。

有一次,家里的车夫茂助在她面前诉苦,说自己家的孩子过年都没有新衣服穿。阿町一激动,就把丈夫过年期间刚穿过的绸缎外褂送给了车夫的儿子与太郎。车夫自是对夫人感恩戴德,但是谁也没有留意到这件外挂上其实染上了“鹰羽”的纹章。夫人总是不太注意这些细节。

当夫人看到书生千叶瑟瑟发抖的样子,没多想就让裁缝老妈子阿仲给书生缝制了一件过冬的衣服。夫人的命令阿仲自然是不敢拒绝,尽管偷工减料还是很快赶出了一件碎白点花纹的棉外褂,到了第二天晚上就穿在了千叶的身上。对于夫人的恩情,千叶由衷地感激,他本就是个感情细腻的青年,虽然没有太多言语,但是感动得眼圈儿都红了,托婢女阿福向夫人转达自己的感谢。

阿福能言巧语,在夫人面前一番添油加醋,说千叶还为此大哭一场呢。夫人闻言不由心中为之一动,想:“这个年轻人还蛮可爱的!”从此之后,对千叶越发地好了,还送他比之前多好几倍的零钱。

11月28日,是老爷的生日,家中请来了不少宾客,且找来了最漂亮的艺伎陪酒。席间山珍海味,大快朵颐,众宾客尽情吃喝,放浪形骸。有位满脸胡子的乌居先生,开口唱起了让人不适的淫词艳曲:“一见钟情我就爱上了她……”

那位泽木先生也唱起了《亡命人梅川》,还是习惯性地把“卫”唱成了“伊”:“你的父亲孙左伊门……”

宾客们的助兴表演让宴会热闹不少,也是不可或缺的余兴节目。

向来注重打扮的夫人今天也是格外迷人,穿上了新做的春装,展示出今年时髦的风潮。外面虽然是寒冬腊月,院子里却如同阳春三月,红叶凋零固然冷清,篱笆边的山茶花却芬香四散,古松的翠绿让人心旷神怡,这一切都让宴会中的宾客醺然而醉。

今年请来的宾客尤其多,从下午三点之后,接到请帖的客人全都到齐了,到了傍晚更是高朋满座,热闹非凡。有些客人在客厅里坐得久了就会去茶室喝茶。有一位穿着洋装的艺伎倚着二楼的栏杆,客人调戏她道:“哟,戴着眼镜可不像名妓阿轻咯。”

阿町今天也收到了不少溢美之词,可她却感到有些厌烦,于是跟不断敬酒的客人们说:“我有些不胜酒力,请多多见谅。”只是敷衍地喝了一两杯之后,她就感到耳根发热,心闷难受,虽然知道中途离席不好,可还是偷偷逃到了院子里,走过横跨池塘的石桥,来到假山后面,坐在稻荷神社前的功德香,稍作休憩。

如今这座大宅,是阿町12岁那年父亲与四郎从别人手里抢夺过来的抵押品。虽然整修过一次,不过这里的池塘、假山以及松涛声一如从前。微醺的阿町有些迷糊地转过头望着身后,只见月光黯然,隐于云间,稻荷神社屋檐前的铜铃还是古风悠悠,红白色的布条长而垂地,供奉在神社之中的古镜幽静森然,夜风冷冷地吹过屋檐,吹响无人触碰的铜铃,供神的纸缯随风摇摆,寂寥而空幽。

阿町忽然感到害怕,起身走了几步,朝着上房的方向。走着走着却突然停下脚步,斜靠在台阶上的石狮子旁。她听到客厅方向穿过树丛传来的欢声笑语,心想:啊,这是老爷唱歌的声音,小梅在弹奏三弦伴奏。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风流倜傥了?我还真是不能疏忽大意!这一念头瞬间让她感到沉重,似乎有千钧重担压在心头。

片刻之后,夫人的酒也醒了,她回到客厅,心里还在责怪自己怎么老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。客厅里的客人们已经醉得七颠八倒,桌上杯盘狼藉,仆人们高声喊着某某老爷起驾回府咯!大门前早已排满了迎接宾客回去的包车。

宴会结束之后,天空也下起了小雨。

老爷感到筋疲力尽,礼服都没脱就躺了下去。夫人赶紧提醒:“哎呀,先把衣服脱了再休息吧,要是就这样睡着了怎么行!”她替老爷脱下外褂,解开腰带,换上法兰绒衬衣,套上一件绸缎睡衣,说:“去休息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