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颜色(第19/27页)

小沙龙里顿时响起一阵躁动。

“确定吗?”有人问。

“如果不是黑洞,还有什么东西能生成一个keV温度的黑体谱?”她反问道。

“可是这么重要的目标,为什么之前一直都没探测到呢?”还是有人怀疑。

“我不知道,”她说,“但我推测,很可能是因为它不在双星系统里,缺少吸积物质,因而光度十分微弱。可见光波段更是空空如也。”

她的话像扔进大海,掀起一阵波浪。人们立刻进入了热烈的讨论。在宇宙星海中发现一颗黑洞,就如在大海深处航行时发现一座神秘的小岛。想让船员们不好奇是不可能的。人们并未预料到在如此近的地方就能遇到一颗黑洞。之前人们探测到的最近的黑洞也要几百光年以外,现在只航行了十一光年就碰到,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的惊喜。

当场就有人提议向黑洞里行驶。但立刻遭到了反对的声音。

进入黑洞等于自杀。没有事物能出来,连光都不能,更何况人。反对的人仍然想回家。不管视界里面是何等风景,一条不归之路总是令人胆战心惊。他们出发时没有准备永生的离别,现在突然要进天堂,心里的惊惧和不甘化成脸上的苍白与赤红。赞成的人则是想探险。他们想近距离接触奇点与可能的黑洞,对保守的声音嗤之以鼻。他们出来远行就是为了寻找奇迹,现在奇迹在身旁,怎可能拍拍双手一走了之。

“我告诉你,”一个人拍着桌子,“这次要是错过了,你得后悔一辈子。”

“回家后悔一辈子也比死在路上强。”另一个人使劲摇头。

“他奶奶的,你还真以为能回家吗?我跟你说,你不死在黑洞里,就得死在无聊里!”

希希不与他们争论。她看着周围吵闹的人们,像是与己无关。

她知道船员们为什么这样兴奋。她看着面前的小沙龙,空气中充满百无聊赖的颓废气息。墙壁光滑得没有缝隙,窗口挂着电影海报似的虚假风景画。桌椅凌乱,打开的食物袋子摊开在四处,圆桌上铺满船员们自制的扑克和棋子,花花绿绿的赌注筹码像小酒馆里拉客姑娘的鲜艳的裙子。船员们已经发明了十种新玩法,赢钱欠债都已循环了无数轮,只是兑现不出任何实际的财富。他们盼一件新鲜事已经好久了。

希希觉得去与不去都无所谓。她早做好回不去地球的心理准备,因而死在哪里并不重要。只要回不去,死在哪里都一样。她只是带着一点不为人知的悲情想,就这样永远地踏上远离他笑容的不归之路,连一句清楚的喜欢或不喜欢都没有说过呢。

“中尉,”达达叫她,“我听说接近视界的时候,时间会停止下来,是吗?”

她微微笑了。“不是。只是从远处看过去,那个人的光无限红移,好像时间停止了一样,但在那个人自己看来,时间却是照旧。这是光的传播效应,跟双生子佯谬差不多。”

“嗯……其实双生子佯谬我也不怎么懂。”达达推了推大大的眼镜,“照理说参考系都是相对的,两个人都应该看对方更年轻啊。”

“没错,是这么回事。”

“那为什么最后有一个年轻,一个年老呢?”

“问题在于转身。两个人的参考系本来是等价的,但是一个人转身了,两个人就不等价了。”

“不明白。”达达有点迷惑。

希希没有继续解释。广义相对论的算式引入狭义相对论本来就是一件复杂的事,只言片语说不清楚。她只是被这意象久久地打动。两个相互远离的人,只要都不回头,看到的对方就都属于一段自己已失去的青春。

在她的记忆中,阿伦永远活在那段年少而忧郁的往昔。那张面孔俊朗清秀,在男孩群体中熠熠生辉,他和他们一起在窗边笑着,投入地打打闹闹,面孔有阳光的温度。他偶尔会看自己一眼,眼光越过她身边的所有女孩,像灯塔穿过泊船照亮黑暗。他们对视,然后都转开目光。他的脸永远是无所虚饰的少年的脸,和身边习惯了粗糙笑话人情世故的船员们都不同,他的面容定格在每个人都羞涩的时空的彼端。

登上飞船之后,她收到过一条他的信息。那时她已二十岁,他清晰的影像只有十八岁。她无可避免地先于他成长,她变成冷静的中尉,而他还是酒醉的少年。

接下来几天,飞船进入一种紧张而狂热的辩论状态,厨房里、操作台前、卧室间的走廊上随处可听到激烈的争吵说服。想要探险的人对保守者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说奇点在召唤,宝藏在召唤,真理求知和勇气都在召唤。

慢慢地,探险者占了上风。随着探测数据越来越丰富,人们对眼前这颗黑洞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。它大概诞生于中等质量恒星踏缩,前身星不超过十倍太阳质量,没有留下什么爆炸的遗迹,现在也在黑暗中寂静地沉沦。它的引力场范围很小,高温吸积盘不大,潮汐力也不足以在视界之外将飞船撕裂,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人们可以顺利闯入黑洞的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