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颜色(第26/27页)

再接下来,他继续突发奇想。他干脆写了一系列故事,一些给男人看,一些给女人看,印在杂志并排的两页,像隔着一面映不出人影的镜子彼此呼应。边边角角插入美丽的照片,作为虚幻人物的真实背景,在文字周围悠悠然地绕着。

他的杂志开始大卖了。

他从来没想到,纯粹给一种口吻的人写作是如此简单而有效果。他从前写文章太想让各种人都喜欢,于是照顾这个又照顾那个,避免这个又避免那个,结果写出来大家都觉得寡淡,谁都不觉得文章写到了自己的心里。现在简单了。给一种人写作就模仿这种人的声音,反正另一群不喜欢的人看也看不到。人的心常常是窄的,合了自己的就喜欢,不合的最好不见。

他开始成了知名作家。许多笔会开始邀请他去参加了,一些出版社开始主动找他。他以各种各样理由推脱,坚持让好朋友独自一家给自己印刷。好朋友赚得盆满钵满,笑逐颜开地称他真够义气。

他连忠实粉丝都有了。这无比的顺利让他觉得很不真实。

终于有一天,他去参加一个大型笔会。

笔会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类型的作家,大家熙熙攘攘地汇聚一堂,在光辉灿烂的屋顶下接受记者采访,相互表达景仰和惺惺相惜。他受到的采访相当多,毕竟是自己有杂志的人物,还受到很多不同群体的关注和赞许。

“我在这次笔会上要发表一个故事。”他当众宣布,“一个真正反映真实的故事。”

他这样说,是因为之前刚好写满了五十个男人故事和五十个女人故事,就像所有获得了一点点赞许的写作者一样,他开始有点飘飘然了。他觉得自己懂真实了,因而不再想用幻象的伎俩,想真正写一个能给每个人都看到还被赞许的故事,以表明自己的实际实力。他被自己内心无法抵抗的自我膨胀蛊惑了,以为自己的能力真能弥合人群目光的裂隙。

他的话一出,记者们的镜头就纷纷集中过来,热情的读者兴冲冲地开始猜测,其他作家因为被他抢了风头,也带着一半不甘和一半审视好奇地悄悄关注着。他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。在酒店的房间,他对着笔记本电脑奋笔疾书,内心兴奋不已。有时站起来拉开窗帘看看外面,街道上的霓虹闪烁好像已和一年前大不相同。

三天后,他终于把他的大作端了出来。投影在大屏幕上,众人一起阅读。

读过之后,大家没有什么反应。

他小心翼翼地问别人觉得怎么样。不错,一些人说。还可以,另一些人说。他不满足,继续细致地问,结果让他大吃一惊。一个男记者说,内容倒是不错,只是仍然是一贯的硬汉铁血情节,没什么新意。一个女评论者说,还算好看,只是和以前的缠绵悱恻没什么区别,也许是江郎才尽了。

他不相信,找来一群读者作测试,男男女女都有,拉进一个小屋像测视力一样一字一字提问,问他们能不能看见。所有人都能看见。所有字都能看见。他用的不是特殊油墨,只是普通屏幕的普通黑色投影。每个人都看到了同样的内容,然而却像看到了两个故事。

他百思不得其解。坐在笔会的饭桌上,他看到周围人都是那样欢乐地说说笑笑,心里觉得纳闷又疏远。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欢乐呢,为什么只有自己这样灰头土脸。他苦着脸想。

又过了一天,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。

他发现尽管人们从视力上每个字都能看到,但是人们头脑中有另外一套装置,潜移默化地滤掉了其中一半文字。他不知道那套装置是什么,只知道男人和女人仍然各自看到一半,他们将他的故事隔行阅读,形成两套文本,互相交叉却不重叠。他的故事是这样的:

从前,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

平凡的日子让王子想起从前征战的激情。

有一天,他离开了公主,一个人去远方。

他和一只偶尔碰到的喷火巨龙战斗,遍体鳞伤。

他回到了公主身边,发现这温暖才是自己真正的所求。

伤好了,不疼了,他发誓要报仇雪恨。

他又离开了公主,来到另一个国度。

为了结盟,他向那个国度的女王献殷勤。

公主听说王子和别的女人在一起,心都碎了。

王子又与恶龙战斗,盟国却背叛了自己。

失望的王子又回到公主身边,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

有一天……

这样一个故事,作家本来以为能够反映真实中安与不安的交替。但他没想到没有人能看出他的意思。他焦虑起来,继续反复添加涂写,不断拿给人看,但大家还是摇摇头。他继续写,写得那么多那么密,以至于到最后大家都看不清了,都说纸上一片空白,什么都没有啊。